欢迎光临商丘市残疾人联合会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基层信息

把不放心的人放到放心的地方——永城市破解精神残疾人救助难题

发布时间:2021-03-08 11:30:06 关注人数: 来源:

 

    永城市现有持证残疾人42628人,精神类别残疾人3286人。精神残疾人是个特殊的群体,发病期没有清晰的思维判断能力,可能会做出伤人或者自伤的行为,家属多采取关锁的无奈之举,精神残疾人的生活基本上无尊严可言,对家庭和社会随时都是一个危险因素。为了破解“照看一个人,拖累一家人”难题,永城市采取“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合力推进”的基本原则,充分利用政府资源、公共资源、社会资源,多渠道多形式破解精神残疾人救助管控难题,让他们过上体面、有尊严的生活,让家庭、社会更加的和谐安定。

     一是明确主体,协调有力。为了加强对易肇事肇祸及困难家庭精神残疾人的管理,化解这一重点人群管控难题,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,永城市明确派出所、民政和残联、精神病医院三个管控服务主体,协同作战,各负其责。派出所对重性精神病人实行一人一档,定期走访。一旦管控民警发现异常举止,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出现肇事肇祸苗头、倾向,及时介入,帮助和督促监护人对其进行依法强行治疗。明确民政局、残联的救助、服务主体责任。借助《永城市“党晖温暖”十大帮扶行动实施方案》之精神病治疗普惠行动方案和精神残疾人康复、托养救助政策,进一步明确了民政、残联部门的救助和服务主体责任,有效保证了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,解除了精神病患者和家属的后顾之忧,真正让此项工作变成永城市委、市政府的民心工程和平安工程。明确精神病医院的收治、监护主体责任。加大与精神病医院协调、协作力度,进一步明确了该院对重性精神病人的收治和管理的主体责任。截止目前,已在中原医院(原永城市精神医院)建成2000平方米的重性精神病人托管中心。目前,托管严重精神病人165人。

    二是分类管理,精准服务。根据精神病人残疾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分为三类,并按照类别进行分类管理。对有肇事肇祸史、有可能造成现实危害的重性精神病人,尽最大可能动员监护人将其送医院治疗托管。对个别重性精神病人监护人不配合工作,监护对象存在严重现实危害的,公安机关依法提请强制托管,确保最大限度的送院托管。对生活无着落、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,辖区派出所引导护送到民政部门救助站妥善安置,或联合民政、残联将其送院托管,以消除危险因素。对未托管治疗病情相对较轻的精神病人,各派出所与其监护人或近亲属签订责任书,督促其严加看管;没有监护人或近亲属的,督促其所在单位、社区、村委会履行监管职责。

     三是配套资金,扎实推进。精神病治疗难、康复难、易反复的特点,往往让患者家庭除了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外,还要承担人力财力的压力。为了减轻家属的负担和疑虑,永城市建立完善了医疗救治、多部门联动和人性化服务三项长效机制。市财政每年预算300万元用于精神病患者救助,对于在院托管和居家服药的精神病人统筹医疗保险、党晖温暖、扶贫政策、精神病人康复和托养救助等优惠政策进行报销后,剩余不足部分由政府兜底解决。同时,为了赢得一部分思想抵触的监护人的认同和理解,先后组织100余人次的监护人到医院参观病区,了解治疗托管过程,夯实了配合治疗的感情基础。针对病情较轻的未托管的精神病人,与其监护人签订六位一体包保责任书,按照每人每年2400元的标准发放以奖代补资金。2020年共计托管救助各类精神残疾人6000余人次,投入资金470余万元,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67.86万元。

    四是医养结合,突出实效。托管中心进行了精细的功能分区,有治疗区、康复区、文体娱乐区、住宿区、生活区、洗漱区,配备医护人员、工作人员65人,利用电子眼24小时对托管人员进行全覆盖无间断的照护。签约医生每天对入住精神病人进行巡诊,并因人而异制定治疗和康复方案,针对不稳定期的精神病人采取用药、脑电、经颅磁等治疗手段,针对稳定期的精神病人采取针灸、推拿、中药熏蒸、中低频脉冲等康复手段,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。同时托管中心还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,将专业治疗和融合教育相结合,融入了作业治疗、心理治疗、文体娱乐等课程,不仅让精神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控制,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,托管并不同于住院治疗,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托管中心相当于病人的‘家’,而宗旨就是为精神残疾人安一个温暖的家。精神病人托管救助工作给社会、家庭、个人都带来了积极的变化,通过托管,精神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,既解放了家庭的劳动力,提高了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幸福指数,也带来了社会的和谐稳定。

 

上一篇:虞城县残联召开节后收心会

下一篇:梁园区残联荣获“脱贫攻坚先进单位”称号